一笑心晴
育兒心理的“ABC法則”:理論分析+實際訓練
《網友育兒問答匯總》在兩個月的時間裡,
從10萬字飆升到了快30萬字,
我看到了很多
深陷“水深火熱”之中的父母們(更多是媽媽們),
在痛苦地煎熬和掙扎,
每天都為孩子大大小的“問題”,焦慮著,擔憂著,
煩躁著,糾結著,鬱悶著,憤怒著,崩潰著……
以下是人們在傾訴和求救時經常使用的口氣:
“孩子總是屢教不改,說了多少遍也不聽,
我都要氣炸了。”
“忙得要命還到處添亂,我快被孩子搞得發瘋了。”
“我本來就是個性子急的人,
有了孩子之後更難控制,
臭小子總把老娘給惹急了。”
“誰不想做個優雅媽媽啊?
還不都是給這孩子逼的。”……
被孩子氣炸了?
被孩子搞瘋了?
被孩子惹急了?
被孩子給逼的?
父母產生的一切消極情緒,
責任都在孩子身上???
我沒有學過心理學,但是我一直這樣認為:
一個人的情緒,並不來源於外部的環境,
而是取決於內部的心態,
或者說信念,取決於你看待問題的角度。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說不過去?與外部環境無關?
難道我們不是因為什麼人什麼事
才生氣才悲傷的嗎?
我們因為堵車而心煩,因為工作失敗而沮喪,
因為朋友誤解而傷心,因為愛人背叛而憤怒,
因為孩子擇校而糾結……貌似外部環境確實是誘因。
可是,面對同樣的事,
為什麼有的人叫苦不迭火冒三丈、
有的人氣定神閑從容不迫呢?
惹怒我們的,真的是這個人或者這件事本身嗎?
我在博文中反復強調心態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無論是為了成功、還是為了快樂,
保持耐心和冷靜,是發揮智慧的前提。
然而,我發現我說得越來越沒底氣了,
因為越來越多的人都在嚷嚷
“我被孩子氣炸了、搞瘋了、惹急了、逼的……”
終於,我有一次無意中在網上
看見作家張德芬的一個評論,
我從專家的話裡找到了強有力的科學依據。
原來,我的這種觀點,在心理學上叫做“ABC法則”,
早在20世紀50年代由美國心理學家艾理斯創建。
啊,有理論水準的人,就是牛。
A(Activating events):誘發性事件【客觀】;
B(Beliefs):個人對A的想法、
評價、態度、信念【主觀】;
C(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情緒和行為的後果。
按照時間順序,先有A,再有B,最後是C。
我們想一想,決定C的,是A 還是B呢?
很多人以為,A是C的罪魁禍首,
也就是上文說的,我們針對什麼人、
因為發生了什麼事才生氣才悲傷。
但是,假如真的是A,為什麼同樣的情況,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緒反應?
交通堵塞在路上,一個人急躁不安地駡街,
另一個人則打開廣播悠閒地聽音樂。
放假三天,卻被領導通知要加班一天,
一個人忿忿不平彆扭得三天都沒過好,
另一個人則心平氣和地完成工作再陪家人去郊遊。
下雨後有個大水坑,不小心摔了一跤,
一個人從市政局到國家總理全都批了一通,
另一個人則笑著拍拍腿說幸好不是無底洞。
超速行駛,不慎被交警逮個正著罰了一單,
一個人不平衡地想:
那麼多人違章,怎麼就偏罰我呢?
另一個人則誠懇致謝提醒自己以後注意。……
婆婆幫忙帶孩子,一個人責怪婆婆思想頑固、
總是引起育兒衝突和家庭矛盾,
另一個人卻心存感恩,
覺得是婆婆讓自己有機會追求工作和事業。
反之,婆婆不幫忙帶孩子,
一個人居功自傲認為是自己傳了香火、
抱怨婆婆不體諒年輕人的壓力,
另一個人則慶倖自己能夠全身心地陪伴孩子成長、
也不必面對婆媳之間的紛紛擾擾。
孩子淘氣,一個家長河東獅吼,
甚至愚昧地痛下毒手,
另一個家長則理解孩子的好奇心、
引導孩子在淘氣中發揮聰明才智;
孩子膽小害羞,一個家長心急火燎、
強迫孩子多社交多應酬,
另一個家長則接納孩子的個性、
尊重孩子自己做決定的權利;
孩子笨手笨腳,一個家長忍不住上前幫忙代勞,
另一個家長則允許孩子犯錯、
平靜地等待孩子自己摸索;
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一個家長怒髮衝冠、
把孩子罵得羞愧難當,
另一個家長則用鼓勵代替批評,
適度引導之後相信孩子終有一天會開竅……
決定C的,真的是A嗎???
究竟是這件事情本身,惹怒了我們?
還是我們對這件事情的想法、評價、態度和信念,
惹怒了我們自己???
一個人為什麼會產生負面情緒,
要麼是因為對某一個事件有錯誤的認知,
要麼是進行了否定的評價,
或者抱有負面的態度,或者消極的信念。
找到了科學依據,我再說這些話時,
腰板就硬了許多,底氣也足了許多,呵呵。
為什麼很多家長覺得“被孩子氣炸了、
搞瘋了、惹急了、逼的”?
按照“ABC法則”,並不是A(客觀:孩子的事件)
而是B(主觀:家長對A的想法、
評價、態度和信念),
導致了C(不良情緒及行為)。
具體來講,B包括:
1、對孩子有錯誤的認知;(即我以前說的不懂孩子、
不了解孩子的成長規律)
2、對孩子進行否定的評價;
(即貼標籤、列罪狀、只關注缺點)
3、對孩子抱有負面的態度;
(即恐嚇、威脅、強迫、命令)
4、對孩子抱有消極的信念;
(即不接納孩子、不相信孩子)
舉幾個例子。
《太任性的孩子怎麼管》中,
一位網友媽媽因為孩子每天提出不可理喻的要求
而痛苦不堪,打孩子、
把孩子關進陽臺、懲罰、講道理,都沒有用。
其實,這是因為媽媽不懂孩子,
孩子並非提出無理要求,
因為孩子正處於強烈的“秩序敏感期”,
如果別人打亂了他內心的秩序,
他就會感到不安,要求重來一遍。
所以,不是因為A(孩子要重新投幣、重新走路、
重新扔垃圾這些事),
而是因為B(媽媽“錯誤的認知”),
導致了C:媽媽憤怒的情緒,以及暴力的行為。
同理,並不是因為A(孩子內向害羞這件事),
而是因為B(媽媽“否定的評價”、
給孩子貼上膽小的標籤、認為內向是一個缺點),
導致了C:家長的焦慮、擔憂,
以及後續可能採取的行為,
比如強迫孩子應酬、在公眾場合表現自己。
並不是因為A(孩子不聽話這件事),
而是因為B(媽媽“負面的態度”、
沒有尊重孩子、習慣于發號施令),
導致了C:家長的急躁情緒,
以及後續可能採取的行為,
比如孩子不聽話就打罵。
並不是因為A(孩子不愛學習這件事),
而是因為B(媽媽“消極的信念”、
不接納孩子在某方面的不足、不相信孩子有出息),
導致了C:家長的焦慮、急躁等情緒,
以及後續可能採取的行為,比如,棍棒教育。
……
大家可以像我這樣,對照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
把具體事情A、你的評價和態度B、你的情緒和行為C,
依次填充到“ABC法則”中去。
分析一下,到底是孩子的A,還是你的B,
決定了你的C?
如果你發現你正在被孩子“折磨”,
甚至被逼的瀕臨崩潰,請停下來,停下來,
不要一味地盯著“A”,而是仔細想一想,
看看自己是不是在“B”上出了問題?
古希臘哲學家愛比泰德曾說過一句話,
“檢查自己的大腦,解除困擾。”
孩子真的沒有逼父母,我看到的多是父母逼孩子。
說“被孩子逼”,是屬於推卸責任。
因為你自己的快樂,只有你自己負責,
任何其他人都沒有責任。
在推卸責任的同時,你也放棄了自己大腦的權利。
你的大腦誰做主?當然是你自己啊。
遺憾的是,很多時候,我們都在做慣性思維的奴隸,
卻不曾主動去調整思維。
正如我在《淑女婚後變怨婦,都是男人逼的嗎》
一文中寫的一樣,
在婚姻中灰頭土臉、滿腹牢騷地老去,
是女人自己的選擇。
怨聲載道,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要麼用勇氣去改變,要麼就用胸懷去接受。
除了你自己,誰也“逼”不著你。
假如我們失去了其他一切自由,
請不要忘記,我們還擁有一個自由,
那就是:掌控自己思想的自由!
也許我們無法改變世界,
但是我們能夠改變自己看待世界的角度。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以後再感覺“被孩子氣炸了、搞瘋了、
惹急了、逼的……”時候,
請參照“ABC法則”,檢查自己的思想,
調整自己的認知和態度。
我相信,育兒路上,我們可以活得更快樂!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