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z11221122/f_5789219_1.gif)
文/洪蘭 杜威說:「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 真是太對了! 一個孩子不論平日功課多麼好, 若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 或是平常沒有聽過大人講述社會的各種情況, 那麼事情突然發生時, 還是會措手不及,反應不過來。 一個朋友跟我說,她念高二的兒子, 有一天在捷運上看到一位太太 拎著傘和大包小包的東西下車, 不小心把皮包遺留在坐位上了。 這孩子起初沒注意到, 是發現大家都往同一個方向看, 他也轉頭一看,才看到坐位上有一個皮包, 原來就是剛剛從他身旁擠過去的那位太太的, 但列車已開動,來不及叫她回來。 他知道他應該把皮包拿起來, 交給列車長或捷運的失物招領站, 但是他穿著制服,繡著學號, 害怕別人誤以為他要這個皮包,所以不敢行動。 結果一個女人很快的擠過去坐下, 把那皮包往她背後一推, 假裝不知道椅子上有皮包, 再過兩站,無人出聲時, 那個女人就拿起皮包下車了。 這個孩子非常懊惱,覺得他做錯事了, 回家去跟母親說。 朋友打電話跟我說:「你說得對, 任何事情只要不是本能,都得教。」 她教兒子:你要先大聲說: 『哎呀!那位太太忘記她的皮包了,各位, 有誰願意跟我一起把它交給站務員呢?』 你把皮包拿在手上,免得被壞人拿去, 然後徵詢別人的意見,表示你不是要據為己有。 到了下一站,就下車找站務員, 和他一起把東西交到失物招領處。 你又沒做壞事,穿著制服有什麼關係?」 「大聲說明你的意圖,別人不會懷疑你; 就算懷疑你,在看到你真的有找站務員也就釋懷了。 你這樣做,那位太太才有機會拿回她的皮包。」 的確,正確的處理方式不是每個人馬上就會想到的, 孩子需要多聽、多看。我們的孩子很單純, 每天關在學校裡讀書, 對人情世故的反應遠不及美國同年齡的孩子, 所以一出社會很容易受騙。 美國賓州大學家醫科的薩克斯醫生, 一直提倡讓孩子寒暑假和長輩一起住, 讓他們聽一些前人的經驗, 並鼓勵父母參加感恩節、耶誕節的家族聚會。 薩克斯醫生說,孩子可以從大人的談話中, 學習到在書本上所學不到的人生經驗。 我自己就受過這個好處, 小時候聽我母親講她逃難的經驗, 使我懂得避開可疑的人,出門遠行也都能安全回來。 老師也可以在班上討論社會版的新聞, 教導孩子碰到那種情形時該怎麼反應。 例如有一次,一個穿短裙的女生 被坐在她旁邊的色狼性騷擾。 那個男的一直靠向女生,手伸過去摸女生的大腿, 女生一邊拚命拉長裙子,一邊躲。 這時,有個高中男生拍拍女生的肩膀, 叫她站起來讓他坐。 這個可愛的男生坐下來後就翹起腳來, 把褲管捲高,露出瘦如鳥腳的小腿, 大聲說:「要摸快摸,讓你摸個夠!」 全車的人都爆笑出來。 那個色狼就匆忙的在下一站下車了。 老師要教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女生最好趕快站起來, 走到公車司機旁邊,遠離壞人; 男生則要像這個高中生一樣見義勇為。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 社會正義的維護是所有公民的責任, 今天讓這個色狼得逞, 明天他就可能危害你的姐妹。 知識永遠不嫌多,儘量增廣學生的見聞, 多一分知識,就多一分保護。 (國立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
|
|
s221253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