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無法陪伴孩子一輩子,照顧他到老,
所以身為父母的我們,要懂得適時的放手;
放手是為了幫助孩子成長,
讓他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並且能夠為自己負責,這樣的愛才深具意義。
什麼是不能放手的隨著孩子逐漸成長,
我們要漸漸地放手,讓孩子有機會學習與成長;
但父母和孩子的關係就像血溶於水,
是一輩子都無法切割的,
而父母對孩子的愛與教導也是無法放手的。
以前有某位立法委員,
他的小孩子犯下持槍綁架案,震驚當時的社會,
這位立委在報上刊登聲明:
「多年來我因為忙於公務,對孩子疏於管教,
在此向社會大眾致歉;
從此以後我和兒子切斷父子的關係」
請問,當他聲明脫離父子關係時,
是否從此就和孩子沒有任何的關連?
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父母與子女的關係,
不是你說要斷就可以斷的。
況且,他應該切段的是永不停止的應酬,
和想再選立委的念頭,
而不是切斷他和孩子的親情。
追逐名利常常使人選錯了方向,
不知道該捨棄的是什麼,
不能輕言放棄的又是什麼?
為什麼那麼困難放手我們害怕放手,
因為放手之後有一些後果要收拾。
孩子小的時候會想要幫忙,但經常是越幫越忙,
有一次我的孩子說要幫我打蛋,卻打得滿地都是,
我們可能會說:你很煩耶,還是我自己來吧!
我們為了怕收拾那個殘局,
所以不敢放手讓孩子去學習,
尤其當你是個節奏快、重效率的父母時。
有些孩子只要一離開父母,他會感到焦慮不安,
我們稱他為焦慮型的孩子;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很容易焦慮,
比較不允許別人離開他,
因為他的依附關係曾經失落過,
所以會有很深的不安全感。
有些先生回到家裡,看太太不在家,會很生氣,
去到哪裡 都希望 太太跟他一起去;
我曾經也是這樣!
我太太就說:你不能偶爾自己去看電影嗎?
後來我就找我兒子陪我去看,這 時換我 太太說:
你們去看電影,都沒找我一起去,我覺得很失落,
我們對家人的依賴有時會讓人很難放手。
我有一個朋友她是單親家庭,帶著孩子改嫁,
在新的家庭中,孩子感到很不快樂,
媽媽不斷的彌補孩子,這個孩子不但不知道感恩,
還一直活在「恨」裡面,
認為他的不快樂都是媽媽改嫁造成的!
他常用自殺來控制媽媽對他的愛。
父母親有時為了彌補孩子,
過度的溺愛而不敢深入管教,
沒有表達應有的立場,使得放手變得很困難。
我弟弟小時候常被父親打,
媽媽為了彌補,非常溺愛他,
弟弟長大後生意上一發生問題,
都是家人幫忙解決。
有一次他要去服一天的國民役,
臨走前,還要媽媽幫他籌錢。
那次我終於鐵了心,奉勸媽媽,
如果,她不想老了還很「歹命」的話,
千萬別再幫弟弟承擔一切!
媽媽說:你這個哥哥怎麼這麼狠心!
但又抱怨弟弟不守信用,常借錢不還,
媽媽處於矛盾之中,後來,終於決定放手。
弟弟回來後罵我和媽媽很殘忍,
他這樣的指責好像是我們很不應該,
但是是誰讓他跳票的?
他跳票卻要我們去借錢讓他來還債,
是他不對還是我們不對?
有時我們為了挽回親人的偏差行為,
那種不理性的愛是很難理解的;
我們希望用愛來挽回對方,再給他一次機會,
讓他知道我們沒有放棄他,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很難放手。
為什麼我們必需要放手我輔導過一對夫妻,
先生因經營不善而信用破產, 都由 太太出面借錢,
借錢的過程中常要看別人的臉色,
請問是誰讓公司倒閉的?是先生!
但是是誰在看別人的臉色?
借錢的責任將由誰來承擔?
我們經常害怕親人無法承擔,一再地幫他,
其實那會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我並非要你與家人撇清關係,
但是記得對家人的愛是要有界限的,
否則你會有收拾不完的後果。
我們為什麼必需放手,有幾個很重要的理由。
1. 放手才是真正的愛他 當我媽媽開始放手之後,
她的晚年過得很好,不用擔心孩子的負債問題,
媽媽一放手,弟弟就變得比較節制,家人不放手,
他就沒有機會去啟動自我負責的那個部分。
管教的意義是訓練孩子將來自己有生活的能力,
所必需採取的一些手段;
你必須訓練他,將來即使你不在他身邊,
他一樣可以過得很好,這樣的愛才能久遠。
當他必需承擔自己,卻又希望你伸出手來時,
你最好不要馬上去幫忙,他可能會覺得你很殘酷,
但無論如何你都要忍住,
他才能學會對挫折的忍受力,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這樣的學習是必要的。
生命線有一次辦青少年成長營,輔導長告訴我,
有一個孩子不吃便當,想吃漢堡,
他告訴那個孩子:
這裡每個人都吃便當,沒有漢堡,
那個孩子要求輔導員幫他買,
輔導員不肯,他躺在地上打滾!
我問輔導員:後來你如何處理?
他回答:我拗不過他,只好去幫他買了!
我奉勸各位家長!如果遇到這種狀況,
你要忍住,讓他繼續「滾」,
直到他不再耍脾氣為止,設定界限就在這裡!
2.為了自己要懂得放手 我們為什麼放手?
另一個原因就是為了自己,
聖經上有一句話說得很好:
如果你好好管教子女,晚年必得安息!
我有一個學生她已經40歲了,
媽媽還經常唸她鍋子沒洗乾淨,
請問這樣的媽媽晚年能不能「安息」?
女兒都已經40歲了,
你還在擔心她的鍋子沒洗乾淨?
這突顯出幾個意義:
第一:這代表你的教育失敗,
教了這麼久她還是沒把鍋子洗乾淨,
再來就是你對別人的能力沒有信心,
你要相信一個40歲的的人
是有能力把鍋子洗乾淨的。
第二:你要放手,
不要太介入一個已經長大成人孩子的生活。
她要用什麼樣的鍋子煮東西,
那是她的事,無須為她操心。
我相信一個人可以透過學習把任何事做好,
即使是老人家也一樣。
我媽媽不識字,去哪裡都要子女陪。
有一次為了讓媽媽學習自己坐車,
我告訴她我很累,不能開車載她去長庚醫院,
她一聽很生氣,靠著自己的詢問,
坐公車去了長庚,回來後抱怨我不關心她。
但是嘗試幾次之後她告訴我:
自己去醫院其實沒有那麼困難。
我並不是要大家對父母殘忍,而是要讓她感覺到,
她自己還有能力去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媽媽以前非常依賴孩子,現在假日一到,
她會跟我們說聲再見,
騎著腳踏車,去找朋友喝下午茶。
如果父母把所有的快樂都建築在你身上,
表面上看起來你很孝順,其實你是在折磨他!
因為,你不可能無時無刻都陪著他,
尤其是當你有了家庭後,那時他會感到更失落。
其實,他有能力安排自己的生活,
創造屬於自己的快樂,當你沒空陪他時,
他不會用生氣來控制親子的關係。
當一個人有能力去解決他自己的問題時,
他的自我價值感會比較高。
媽媽擺脫了對子女的依賴後,
恢復了對自己的信心,
她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充實、快樂許多,
有時她還會去開導別人,
我常笑稱她輔導的個案比我還多。
有一次我們請一個心理劇專家來上課,
媽媽不但 和 老師互動最好,課程結束時,
她站在眾多輔導界學員前分享她的心情,
她本來是很內向的,
現在她慢慢地活化、逐漸活出自我。
我蠻鼓勵婦女朋友們,
不要一頭栽進先生與孩子的世界,就出不來了,
要去發掘並培養妳的興趣,否則等孩子大了,
面對晚年時你會很痛苦,
到時候你要放手和孩子說再見,會更加困難!
我們不能放手,是因為我們不能實現自我,
把自己的需要依附在他人身上,
所以為了自己也為了別人,你要放手。
3. 為了避免關係窒息親人之間的關係適度親密,
會覺得很溫馨,但過度緊密會讓人感到窒息。
這時候要有人先放手,
那種窒息感的消失會讓人感到輕鬆自在。
有時候爸爸要學會鬆手,讓媽媽來管教孩子,
有時候媽媽要放手,
讓孩子和爸爸用他們的方式相處,
有時候父母表面上鬆手了,
但還是操控著一切,沒有真正的放手。
孩子也要放開手,讓爸媽能單獨在一起,
他們的婚姻才能繼續。
我們看到許多夫妻年輕時為事業、家庭打拼,
沒有時間培養感情,
等到孩子都大了,便開始吵架,
使得孩子無法放手去做自己的事。
父母在缺乏溝通多年後,
他們需要透過不同的方式,包括爭吵,
來重新建立彼此親密的關係,
這時候孩子也要懂得放手,
讓父母處理他們之間的問題。
4. 放手是要讓孩子學會對自己負責
孩子將來要獨自面對人生,他有他該負的責任,
我們要學習放手讓他自己去承擔。
我的孩子以前常丟公車票,
我和他討論了許多方法,
但仍無法遏止他把公車票遺失,
後來我想出一個方法,只要他再把公車票丟了,
就從他零用錢中扣掉。他變得非常小心謹慎,
衣服要洗以前,一定先看看車票有沒有在裡面,
從此我也比較輕鬆,
不用老是替他擔心車票遺失的問題。
孩子上課遲到、或功課沒做好卻一直在看電視,
做父母的都會很緊張,一直在一旁催促,
因為擔心孩子將要承擔的後果。
有時父母接到孩子從學校打來的電話,
說他忘了帶東西,要你趕快送去,
否則老師會處罰,這時你會怎麼辦?
我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會趕快送去。
有位家長說他不會幫孩子送,
因為只要孩子忘了帶東西,
每次都幫他送去的話,
他不會記住,自己忘了帶東西所帶來的後果,
為了讓孩子對自己有責任感,
他寧可讓孩子被老師處罰,
幾次以後,孩子就不敢再犯了。
這個家長顯然是明智的,
因為當你替他把東西送到學校時,
你已經進入了因果律,
管教上有一個很重要的界限!
就是;你要讓他為自己所種下的因,
去承擔那個果,
否則他將永遠學不會對自己負責!
怎樣放手我們都知道應該要放手,
但如何才能真正的放手?
1. 我們要承認自己有限我記得剛結婚不久,
我 和 太太一起去散步,沒帶媽媽去,
媽媽覺得很難過,哭了3個小時;
我不是有意讓她傷心,
但是當我在經營我的婚姻時,
難免會忽略了媽媽。
我發現我要擁有良好的婚姻,
又不讓她感到失落,我實在是很有限。
我儘量讓她由哭3個小時,慢慢變成只哭1小時,
到後來,我們小家庭可以單獨去旅行,
她可以選擇跟我們去,也可以選擇做自己的事。
我們不是上帝,所以很有限,
千萬不要想成為別人的上帝,
把所有的事都往自己身上攬。
如果你是公司的主管,
你要懂得放手栽培一些人,
並把事情交託給他,不要什麼事都自己來,
因為每個人都是有限的。
後來我經常為媽媽禱告,
希望上帝成為她的上帝,
當我感到有限時,
我會放手讓她自己去尋求上帝的安慰。
2. 即使帶著害怕也要鬆手我有一個個案,
常鬧自殺,有一天,他事先沒跟我約,
就臨時打電話要和我談,我表明有事,
問他可不可以另外約個時間再談,
他堅持要當天談,我找別的義工和他談,
他不但不肯,並且說:
如果今天不和他談,他會自殺,叫我明天看報!
根據我對他諮商的經驗裡,
我觀察到他經常會用自殺來控制關係,
讓對方覺得他的自殺是因你而起!
我對他說:對不起!我有我的困難,
無法配合你的要求,你要懂得尊重!
當我們開始尊重自己的需要時,
我們才會允許別人也有他的需要;
我們允許別人說「不」時,
我們才有能力對別人不合理的期待說「不」!
如果我今天沒跟他談,
他明天自殺了,難道是我的錯嗎?
他要面對的是自己的問題,
要學會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當我決定拒絕他,挑戰他的威脅,要不要冒點險?
當然要!當你設定好界限,
即使是帶著害怕,你也要鬆手,
因為不可能在沒有任何的擔心與害怕下才放手,
放手是需要帶有一點勇氣的!
為什麼害怕放手,因為在放手的過程中,
要面對一些不好的反應,
我們害怕那個不愉快的感覺。
譬如說:我帶太太去散步,沒帶媽媽去,
媽媽很難過,我要面對的是媽媽的眼淚和抱怨。
但是我 和 太太去散步,並沒有要傷害媽媽的意思,
因此我們要建立一種「沒有羞愧感的離開」。
有時我們雖然放手了,
但內心在自我控訴,而顯得不平靜,
因為我們心理上有不健康的羞愧感。
我有一個學生,鄰居常把小孩託她看管,
跑出去逛街,後來變成了一種習慣。
她覺得生活受干擾,卻不好意思拒絕,
上課時她問我:該如何拒絕,而不會讓她感到難過?
我說:你應該讓她難過,
你並沒有義務幫她帶孩子,因為那是她的責任;
要學習不要害怕面對別人的難過,
只要你沒有要傷害她的意思。
3. 從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學習放手餵嬰兒吃奶時,
你會發現他把手伸過來想握住奶瓶;
你可以試著鬆手,剛開始時他會握不穩,
慢慢地,他就可以自己握住奶瓶了,
這就是你要準備放手的時候了!
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要不停地嘗試放手,
尤其到了國中,有許多事是他可以自己做的,
不要幫他把生活上的每一件事,都打理得好好的。
孩子吃完飯,把碗筷擺在桌上,
你千萬不可以幫他收了、甚至洗了…
要「溫柔而堅定」地說:請你把碗筷收去洗!
許多的媽媽都是一邊罵一邊收,
這樣等於是告訴他「你要長大,
但我不允許你長大」這叫做雙重訊息,
如果你是真的希望孩子長大,
一定要放手讓他自己做。
如果孩子輪到洗碗,他卻告訴你:
我累了!我想睡覺;
你千萬別說:你讀書很辛苦,去睡吧!
而是給他兩個選擇,你要洗完碗盤再睡,
還是明天一大早起來洗?如果他選擇明天洗,
請他把鬧鐘調好擺在他自己的床頭,
而不是由你負責叫他起床。
一大早鬧鐘叫了,他卻賴床不肯起來,
你要忍住不要去叫他起床,
讓鬧鐘一直響到他起床為止。
這樣看起來似乎有一點嚴苛,但是你要學習放手,
因為你是在幫助他自立。
剛開時你會發現有些艱難,
他可能會擺給個臭臉給你看,你一定要堅持,
漸漸地你會發現,他開始學會對自己負責。
4. 看重自我實現與需求我們要學習愛自己,
重視自我的需求,
這樣我們才可以坦然地放手,追求自我的實現。
有一位輔導界的朋友,
她兒子和媳婦想到美國進修,
希望她辭去工作到美國幫忙他們照顧孩子,
她期待兒女有所成就,
但她也很喜歡目前的工作,而且擔心幾年後回國,
不一定能回到原來的崗位,她雖然覺得有些為難,
後來她還是決定不跟兒子去美國。
我很佩服她的抉擇,
她不需要為了替孩子承擔責任,
而放棄自己的需求。
父母把我們養大,他們已經盡了該盡的義務,
照顧孩子本來就是我們自己的責任,
如果他們肯幫我們照顧孩子,我們要懂得感恩,
不要覺得理所當然,
她有權利選擇要不要幫你帶小孩。
5. 允許孩子嘗試及失敗放手的過程中,
你要允許孩子嘗試錯誤,並接受失敗。
我聽過一個故事:
有一個外國傳教士和一群年輕人去傳教,
回來時有個年輕人說:走這條路比較近,
另一個說:走那條比較快,
還有一個很堅持地說:不,應該是這條才對!
結果他們就在那些路繞來繞去,
花了很長的時間才找到正確的路,
而這條路傳教士已經走過無數次,
卻從頭到尾都沒有講過一句話。
他允許孩子去探索那個過程,
我覺得他實在很了不起。
我有個朋友,兒子考上清華大學,兒子告訴他,
他想先當完兵再回來唸書,朋友和孩子談完後,
還是尊重孩子的決定,
畢竟是孩子要為他自己的人生負責!
但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尊重孩子的決定。
即使小到買鞋子這種事,你也要尊重他的選擇,
你可以給他意見,但最後的決定還是在他自己,
因為鞋子是穿在他的腳上,他的感覺最重要。
6. 延遲滿足孩子的需求我們要放掉一種迷思,
不是孩子想要的東西,做父母的都要滿足;
在設定界限中,延遲滿足很重要,
我們要區分孩子的「想要」和「需要」。
什麼是「需要」?就是沒有這樣東西,
會嚴重影響他的生活,活不下去,像衣服、食物…
這些我們應該給他。
什麼是「想要」?舉個例子來說:
現在學生人手一隻大哥大,
車站、捷運,隨時講個不停,
好像打電話不用錢似的。
請問一個國中生需不需要大哥大?
有些家長會說:沒有大哥大比較不好聯絡,
難道與孩子連絡只能靠大哥大嗎?
一個犯罪心理學家說:
有一種人偷竊不是因為匱乏,
而是已經擁有很多;父母經常立即滿足他的需求,
養成他看到什麼東西馬上就要的習慣,
他無法延遲滿足,當一切來的太容易時,
他只想尋求一種刺激感。
孩子要求某樣東西時,不要有求必應;
你可以等到他生日時送他,或鼓勵他自己存錢買。
西方很多父母,
都會鼓勵孩子去幫鄰居鋤草賺取零用錢,
來購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因為透過自己努力,辛苦得來的東西,
他們會比較懂得珍惜。
我們要欣賞「放手」的價值放手有什麼價值?
放手的價值除了幫助孩子成長,
讓他對自己該負的責任有感覺之外,
還有一個更崇高的價值,就是化小愛為大愛。
台灣清泉部落有位神父叫丁松青,
為了把原住民文化透過藝術來呈現,
他回西班牙學藝術課程,課業完成後,
他捨不得離開故鄉和媽媽,媽媽也捨不得他,
但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台灣清泉,
有許多原住民更需要他,
最後他還是決定捨棄小愛,
帶著媽媽的祝福,回到台灣繼續服務。
有時候放手會比你把他留在身旁更具有價值,
你要祝福他,讓他帶著你的愛去成就更多的愛。
空中英語教室創辦人彭蒙惠,年輕時差點就結婚了,
當時男友要求結婚後要回美國,
但她對台灣有份特殊的情感,沒有答應男友。
有一年,她以前的男友來台灣演講,
她坐在下面聽講,男友的太太坐在他身旁,
她一時觸景傷情,跑到洗手間哭,
她想:當時若答應跟男友回美國,
那個位子上坐的人應該是她,
她依然眷念那段感情,
可見當年她做了多麼困難的抉擇,
有時候為了愛更多的人,必需放手捨棄愛情。
我們要學習放手,祝福孩子去追求他的人生;
我們也要對父母放手,
因為即使是老人家也有無限的潛力。
當你開始放手時,你會發現,
原來生命有無限寬廣的空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