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碰到有年輕的朋友抱怨,
說自己總是缺乏自信,
也不知道該怎麼培養自信。
其實一個人的自信是要從小培養的,
而孩子的自信最直接的來源就是來自於父母的愛,
來自於自身各種潛能(真實自我)的發展,
從而獲得對生活的掌控感。


自卑感與軟弱感的根源
著名心理學家弗洛姆曾經說過:
「自卑感與軟弱感的根源在於無力自發活動,
無法表達真實感覺及思想(表現真實的自己),
其結果必然是用偽自我取代真實自我。
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
最大的恥辱莫過於我們不是我們自己
(陷入必須迎合他人、看他人臉色行事的境地),
最大的自豪與幸福莫過於思考、
感覺表達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


真正的自我
現在的父母沒有不愛孩子的,
更多的時候其實是愛的過分,
總怕孩子吃虧受累,
於是好多事都幫孩子代勞了。
但其實「兒童不管在什麼條件下成長,
只要他沒有智力上的缺陷,
他就必須以這樣或那樣的方式與他人打交道,
只有這樣他才有可能去獲取某些技能。」
從而發展出他的自我的獨一無二的活力來,
澄清和深入他自己的情感、思想、慾望和興趣;
開發自己的潛能;
加強自己的意志力,
發掘他已有的特殊的能力和天賦;
通過表達自己來用自發的情感與他人打交道。
真正的自我是我們的內在的中心力量,
這種內在的中心力量是每個人所共有的,
然而在每個人那裡又各不相同,
它是成長的真正根源。


但是,由於各種不利的影響,
有可能不允許兒童
按照他自己的意志和能力來成長。
這些不利的影響太多了,不勝枚舉,
首當其衝的就是父母對兒童的「教育」。
父母對孩子的關愛是必須的,
但過分的事無鉅細的操心
則會使兒童的自發感覺及真個性的發展
很早就受到壓抑,
特別是現在我們的教育風格常常是扼殺了自發性,
外加的感覺、思想和願望取代了原始的心理活動。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比較乖的孩子,一直品學兼優,
但到了成人階段就會遭遇很多心理困惑,
典型的就是自信心的缺失。


愛孩子也得講究方式方法
這種缺失往往是由於出現了斷層:
從什麼都由父母搞好的生活環境
換到了大學裡很多時候必須自己搞定的生活環境,
一下子不是很適應;
或者是在戀愛等不太好請教父母的問題上,
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
所以說父母的愛是孩子自信的源泉,
不等於說父母直接變成水龍頭,
需要的時候擰一擰就行,
所謂源泉是教會孩子怎麼發現自我,
建立自信,而不是一味的給予。


這種愛是關愛,是引導,而不是全部代勞,
所以愛孩子也得講究方式方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22125354 的頭像
    s22125354

    芝芝的部落格

    s221253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