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林慧淳


打開電視,
青少年鬥毆尋仇、飆仔橫行傷人的新聞比比皆是,
甚至好友、情人反目,盛怒之下持刀報復,
場景怵目驚心..
令人不禁想問,現在的社會,究竟怎麼了?


「情緒不懂得紓解,失控表現在外的是暴怒,
壓抑隱藏在內的則是焦慮、憂鬱,」
長年專注兒童青少年情緒管理的
臨床心理師王意中說。


許多人常誤以為情緒管理就是「不要生氣」,
但實際上,
人人都有生氣的權利,青少年也一樣,
只不過每個人表現情緒的方式各有不同,
輕則沉默冷戰,重則咆哮喧鬧、
甚至傷害自己或別人。


王意中認為,
家長從小就告誡孩子「你不應該生氣」,
卻從沒告訴他們「生氣時該怎麼辦」,
因此孩子只好選擇最安全的方式--模仿。


父母一碰上不順心的事,怒氣沖沖地把電話一摔,
或將桌上碗盤統統掃到地上,久而久之,
孩子和同學吵架,也出現撕碎對方課本、
或以暴力解決的行為。
當家長批評孩子情緒控管差,
卻忽略了,自己的行為也相差無幾。


「很多爸爸對自己的愛車保養很清楚,
媽媽可能對皮膚保養很了解,
卻對孩子的情緒保養不太重視,
也不知道怎麼做,」王意中嘆了口氣。


親子相處 切忌變成「在警局做筆錄」
孩子的情緒化、負向思考,
來自親子溝通不良。
愈來愈多孩子在回應切身問題時,
說不出話,或是丟一個籠統的說法
「無所謂」、「隨便啦」就搪塞過去,
深究這種現象,源自於親子間對話太少,
於是孩子從小不喜歡動腦、不勤於思考,
長久下來,
他不習慣使用完整字句表達自己的想法,
也沒耐心說。


更且,家長常用「問」取代溝通,
積年累月下來,問題不外乎「今天乖不乖?」
「考試考幾分?」「功課寫完沒?」
王意中認為,這類問句有兩種問題,
第一是範圍太廣,孩子不知道怎麼回答,
再者父母問話時常慣用二分法,
讓孩子切換到「Yes」或「No」狀態,
加上對話中糾正的多、鼓勵的少,
孩子容易從中找到對他不利的解釋,
這正是「負向思考」演變成
「負面情緒」的關鍵。


隨著孩子長大,學習壓力加重,王意中形容,
這類問句會愈來愈像「在警局做筆錄」,
問句一再重覆如同碎碎唸,孩子索性就不回答,
或是錯誤解讀家長的訊息,鑽牛角尖,
陷入負面情緒愈來愈深。


更糟的是,有些問句甚至傳遞著威脅訊息,
精神科醫師王浩威就曾在公車上,
聽到一位媽媽怒斥兒子「你為什麼不讀書?
考這麼差,這麼不爭氣,
媽媽不如去死掉算了。」
父母口不擇言,不但於事無補,
更加重子女的負面情緒。


但許多家長是到了和孩子起衝突
才發現親子溝通不良,
王意中建議父母試著描述你的兒女,
扣掉課業成績,還能說得出多少,
包括他們的脾氣、感受、特質、行為模式、
或對事物的看法,如果發現自己統統答不出來,
表示親子間真正的相處時間太少,
大人的期待和孩子實際面對的壓力有落差,
但雙方卻沒機會溝通,
這時如果爸媽持續提出要求,
在青少年眼中就是一味數落,
情緒反彈只會愈來愈嚴重。


思考模式負面,再加上對於情緒的認知不足,
最終就可能導致極端的宣洩手段。


王意中臨床發現,情緒容易出狀況的孩子,
情緒概念通常很籠統,也就是說,
他分辨不出
妒忌、憤怒、沮喪、疏離等情緒的差異。


例如考試考壞了,
有人可能懊惱自己粗心、有人羨慕別人成績好,
也有人覺得念書一星期還是沒考好,感到沮喪,
但是無法分辨自己真實情緒的孩子,
所有感覺都會混淆成憤怒,也就是俗稱的「不爽」,
這麼一來,無法對症下藥,壓力就難解開。


對於情緒不定的孩子,父母從旁觀察,
引導他們釐清當下的「不爽」究竟是什麼感覺。


王意中舉例,
父母知道孩子常在班上分組時落單,
某天孩子放學後神情低落,他可以主動提起,
說「爸爸感覺你有點沮喪,
猜想是不是沒跟要好的同學分在同一組呢?」
就像拿著一把刷子,將心頭的灰塵掃去,
情緒輪廓便能顯現,孩子就能分辨學習,
原來這樣的情緒就是沮喪。


不過,爸媽怎麼判定孩子當下的心情呢?
王意中指出,關鍵在於「同理心」,
必須先了解子女,感受到他確實的心理狀態,
再試著幫他把心中的感受說出來,
當然,這需要練習。


親職專家楊俐容的女兒有次告訴她
「媽,這次小考我不小心掉了30分。」
當下楊俐容就以同理心回答:
「那你一定覺得很可惜吧!」
而不是落井下石地說「怎麼考這麼爛!」
或是「誰叫你粗心,錯這麼多!」


示範和分享 正向思考好榜樣
不希望子女滿身刺,扎己又傷人,
「做好榜樣」是父母最重要的功課,
王意中建議,可從示範情緒感受、
分享情緒放風的方法開始。
主動和孩子分享對事物的正面想像,
並讓他練習對眼前的東西做正面描述。


先營造輕鬆聊天的情境,
例如全家一起到餐廳吃飯,
過程中自然而然分享彼此
對這家餐廳的布置、食物等看法,
刻意引導孩子,說出餐廳環境哪裡好看,
餐點如何美味,讓他學習看到好的事物,
也鼓勵他說出優點。
除了對於正面事物有所讚賞,
也要訓練孩子在不符期待的情境下,
仍找到正向觀點。


像是他載兒子上學時遇上塞車,
雖然又焦急又煩躁,
但是他會讓兒子看窗外的景色,
聽聽廣播主持人播了哪些好聽的歌曲,
或告訴兒子「有了這次經驗,
爸爸下次就知道換另一條路走。」
這也引導孩子在挫折時,
仍然可以試著找到正面的訊息。


同為3個孩子的父親,長庚生物科技、
長庚大學董事長楊定一也高舉正向思考。
他認為,正面的念頭影響人最深,
最需要從小培養。
若有了正向思考的習慣,
即使遇到挫折、負面的狀況,都能看到正面的含意,
未來的人生就有了指南針。


王意中建議,從小就能開始練習,
讓孩子處於不同位置觀看同一個東西,
趴著看、站著看、從上往下俯瞰…,
可讓他試著了解,其實就算同樣事物,
從不同角度來看都不一樣。


等到孩子識字、懂得閱讀時,
王意中會從報章雜誌或電影、電視節目中
擷取有意義的話語,用網路、紙條等各種方式,
和他們分享,尤其是親子一起去看的電影,
「共同參與過後,
再把特別的話highlight(加強)給他們,
就會印象深刻,這些佳句
都是孩子們正向思考的寶庫,」他說。


除了思考的引導,帶孩子放風,
以行動親身感受紓解情緒壓力的暢快,
也是王意中的教育方法之一,
他指出,很多國中生如果不打電動,
就不知道該怎麼放鬆。


他常帶三個孩子到海邊玩,
「未來他們長大了,肩膀上的擔子沉重了,
或許他們會有自己的情緒出口,
或許他們也會記得,
還有海邊這個我們一起放風過的地方。」


《康健》第161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22125354 的頭像
    s22125354

    芝芝的部落格

    s221253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