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慢性疲勞靠放鬆不管用運動、行為療法方奏效

 

改善慢性疲勞症狀,放鬆不見得有效。英國、荷蘭研究指出,運動、認知行為療法才能有效治療慢性疲勞症狀,幫助提振精神。


過去治療慢性疲勞症狀,醫療人員多半鼓勵患者多放鬆,放慢生活步調,不過這項發表於「刺胳針」(Lancet)的研究卻發現,多放鬆、什麼事都不做,根本無法改善疲勞症狀,最重要的是要運動、接受認知行為療法,雙管齊下,這樣才能消除倦怠感,提升活動力。


慢性疲勞症狀包括極度疲倦、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變差、睡眠障礙、肌肉關節疼痛等,研究作者指出,「認知行為治療」與「漸進式運動療法」為慢性疲勞症患者提供治癒希望,讓患者可以重拾活力,恢復正常身心狀態。


全世界上約有2%的人有慢性疲勞症,這種疾病目前病因不明,有些人認為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現在還沒有方法可以徹底治療慢性疲勞症。


研究人員將600多位慢性疲勞症分成四組,一組接受認知行為療法,醫療人員運用心理治療,讓患者了解自己對慢性疲勞的恐懼。另一組則需要規律運動,每天都要進行走路等運動,以提振精神。有一組接受治療以放鬆身心、調整生活步調,還有一組則服藥治療失眠、疼痛症狀。


研究結果發現,行為療法、運動可以幫助患者提昇活動力,改善各種慢性疲勞症狀,並改變患者對疲倦的認知。這些治療方式幫助約六成患者減輕症狀,研究人員指出,就算使用最好治療,還是有約四成患者症狀沒有獲得改善,未來還需要更加努力,才能提升慢性疲勞症治療療效。



根據美國的統計,慢性疲勞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四(有些臨床調查甚至高達2%),女性甚至比男性多、好 發年齡為四、五十歲,這種狀況存在其實蠻普遍的。慢性疲勞的狀況發生,往往是突然的,常見的症狀如肌肉及關節疼痛、認知功能困難(專注力、記憶力及學習力 不佳)、心力交瘁,即便有足夠的休息時間,當事人仍難以恢復。慢性疲勞對壓力高漲的現代人來說,遠比以前的年代更容易發生,然而大家對慢性疲勞症的認識並 不多,一般醫師在臨床上的治療也極為有限,因此慢性疲勞症一旦發生,往往會成為當事人揮之不卻的長期夢魘。


最近英國及荷蘭的研究發現:研究結果發現,行為療法、運動可以幫助患者提昇活動力,改善各種慢性疲勞 症狀,並改變患者對疲倦的認知。這些治療方式幫助約六成患者減輕症狀,也就是慢性疲勞的症狀一旦形成,放鬆沒用,相反地,還要想辦法利用漸進式運動療法幫 助自己動起來,症狀改善才會更有機會。


為何一般臨床醫療對慢性疲勞治療效果不彰?主要還是因為慢性疲勞的發生只是一個結果,常常發生在慢性 疲勞之前的病毒感染,免疫力大幅下降也是一個結果,這都是身體原本正常的功能已經明顯受損所產生,以功能性醫學的角度,長期的營養不均衡及缺乏、過度壓力 導致腎上腺皮質功能耗竭、重金屬的過量累積、長期身體的發炎反應以及粒腺體功能不彰導致的細胞能量生成障礙,都可能導致最後慢性疲勞的症狀形成,對絕大部 分慢性疲勞患者而言,不是他們不想運動,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欲振乏力,所以這些導致身體功能障礙不解除,慢性疲勞的治療當然難有起色。透過功能性醫學的 相關檢測及處理,幫助一個人的身體功能恢復,才是幫助慢性疲勞根本改善的正本清源之道。單憑漸進式運動來改善或者認知行為治療來調整,仍有四成難以改善, 而且改善效率是否過於緩慢,也是我們治療考量必須正視及考慮的部分。


相關資料還可以參閱部落格的相關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6372&next=6242&l=f&fid=30


http://tw.myblog.yahoo.com/delightdetox/article?mid=13513&prev=14082&next=13244&l=f&fid=2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22125354 的頭像
    s22125354

    芝芝的部落格

    s221253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