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煒
Google前執行長施密特日前在一場研討會上說,
他忽視臉書的威脅,他說「我搞砸了」。
這種因過去發展太順利、太成功,
而耽溺於舊模式,未及時察覺趨勢的轉變,
導致企業下沉的例子,可謂罄竹難書。
許多時候,成功正是失敗之母。
近數十年、大家最喜歡談的例子,首推IBM。
它發展出小巧的個人PC,
但它賣大型企業用的電腦太成功了,
這種小生意卻不看在眼中;
因此,
PC的核心處理器讓英特爾作,作業軟體給微軟。
個人PC風起雲湧、狂捲數十年,
造就「WINTEL」陣營─英特爾的處理器、
微軟的軟體、台灣的硬體─的盛世。
IBM成為「憂鬱巨人」,
後來靠轉型為軟體服務公司贏回市場。
微軟在PC雄霸三十年,但也不斷「失算」;
先是未看到網路興起趨勢,後來才急起直追;
在那個以PC為主的時代,還可挽回劣勢。
不過,微軟賣作業軟體太成功了,全球市佔率九成,
讓他忽視其它趨勢變化。
搜尋、線上即時通訊,微軟都落後,
搞到後來想去併購雅虎、SKYPE、臉書。
而這波的行動裝置風潮,微軟也完全未掌握。
智慧手機的WIN系統市佔率少到簡直可以忽視其存在。
未來前景實在讓人擔心。
至於那家與微軟恩怨情仇數十載的蘋果,
發展初就以硬體綁軟體的封閉模式取得成功;
但這個成功模式,讓蘋果決定不把硬軟體拆開賣,
結果被WINTEL陣營打得奄奄一息,差點被拆解賣了。
賈伯斯回任執行長後,
才開放讓麥金塔系統可跑微軟的辦公室軟體。
現在,則透過一連串「i」字輩產品,
讓蘋果夯得不得了。
回頭看WINTEL陣營,
過去賣作業軟體搭硬體的成功模式,
卻造今日的失敗。
今天全球都在談ipad、平板電腦,
但可知2003年,WINTEL陣營就推出平板電腦。
以微軟作業軟體為核心,宏碁、戴爾、惠普、
IBM這些大咖,一起拱平板電腦,
結果全球一年賣出淒慘的四十萬台,
平板電腦無疾而終。
但現在蘋果賣的平板電腦,
其成功是因為它既非單純賣硬體、也非賣作業軟體,
而是賣整個服務─從音樂內容、電子書、
到數十萬個各色各樣的應用軟體。
ipad推出一年就賣出一四00萬台,
今年預估大概可賣出五千萬台。
現在其它後進的廠商,
幸好有蘋果大敵Google推出Android作業系統,
各廠集結在Android大幟下準備反攻,
來個群毆蘋果,
否則,這些只懂作硬體成功模式的企業,
大概很難有存活機會。
這些例子在其它領域也不斷出現;
曾經是手機龍頭的諾基亞、摩托羅拉,
或是忽視觸控螢幕興起、
或是小覷智慧手機時代的來臨,
結果不是在後苦苦追趕,
就是被迫要賣掉手機部門。
不久前,突然被宏碁撤換的執行長蘭奇,
也是一個例子。
蘭奇的成功模式是依靠經銷商,
給予厚利,衝規模、搶市佔,
讓宏碁短短幾年成為全球的PC大品牌。
但平板電腦橫空出世後,這套成功方程式不再適用,
附加價值的提升遠比市佔、規模更關鍵。
結果是蘭奇去職、宏碁大震盪。
Uniqlo創辦人柳井正說「成功一日可丟棄」,
的確有其道理。
馬克斯說
「當歷史的列車轉向時,
來不及調整的人,都會被拽出車外」。
個人而言,可以多用「失敗為成功之母」策勵自己;
但企業卻該多用「成功為失敗之母」警惕自己
─特別是科技產業變動快速,
幾年就一個世代、一個典範出現;
不思與時日進、調整改變,
今日的成功很可能正是失敗的種子。
2011-06-13 中國時報
|
|
|
|
|
s221253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