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連芯
憂鬱情緒就像一扇沒有把手的門,
隨時跟著風開關,找不出特定的規律。
出門時,你的包包裡會帶些什麼?
錢包、手機、鑰匙、化妝包、記事本、相機、雨傘…?
在蘇禾的包包裡,總會帶上兩瓶精油。
這是蘇禾歷經憂鬱症後,習得的緩和情緒小撇步。
他笑稱精油是他「忘憂急救包」的一部分,
急救包中還有幾首容易令他放鬆、
有療癒效果的音樂,以及一串名單。
名單上的人,都是他即使到了三更半夜
仍可以安心撥電話的好友;
另外,還有精神科醫師和求助專線的電話。
風暴當下,暫時喊停
蘇禾目前在憂鬱症病友支持團體的
「肯愛協會」擔任祕書長。
他曾是活躍的媒體人,
主持及製作過許多精采的電視與廣播節目,
也在廣告公關界擁有一片天。
1999年,因為一段感情,他陷入情緒深淵,
與憂鬱症搏鬥三年,在生命力最薄弱的時刻,
更在尋死與求生之間拔河。
直至921地震,
蘇禾第一時間赴災區參加公益活動,
也在同時間赫然驚覺生命的可貴;
於是,他徹底放下尋短之念,
開始積極照護自己走出憂鬱,
其後更創立「肯愛協會」,
協助並照顧有相同苦難的憂鬱症朋友。
回顧當年,求生意念只是奮戰的開始,
因為憂鬱症並未就此乖乖束手就擒,
而是頑強地占據蘇禾的生活。
於是他開始記錄心情,
試圖在其中找尋情緒明顯的起落規律和影響因素,
以便及時預防控制。不過,並未如願。
「普遍來說,天氣、季節都會影響心情,」
蘇禾細心說明,潮濕、低溫的天氣易使血管收縮,
加上讓人不想出門,活動量減低,
因此造成血液循環不順,導致生理上的各種不適。
至於情緒原本就處在特別低落、
容易焦慮的憂鬱症病友,更容易因此大受影響。
蘇禾回想憂鬱症的那段日子,
陰雨天的情緒起落總是無常,
「當時我的情緒就像一扇沒有把手的門,
隨時就跟著風開關,找不出特定的規律。」
就像一陣風,莫名地來,但也會離開
記錄心情雖未達到最初目的,
能送發情緒颱風預報給自己,
卻讓蘇禾意外體悟到記錄情緒過程中
「覺察」和「轉移」的力量。
「覺察」情緒,讓他即時提醒去感知自己的狀況,
而在「覺察」中,「注意力」不再膠著沉溺於恐懼中,
惶惶不安的心緒,也在自我「覺察」中,
送出「希望好起來」的心念給自己。
蘇禾開始能用較客觀的角度評估自己情緒的程度,
知道它「身在何處」,何時已經亮起紅燈。
也常因為要拿起筆記錄,
這個動作帶著他在情緒風暴中稍事喘息,
也能不再受困其中。
另一位憂友阿德,
也分享適時抽離憂鬱情緒的重要。
阿德與憂鬱症共處將近二十年,
有時憂鬱會被生活中的重大事件觸發,
但多是「突如其來」,
既找不出規律周期,也無法預測。
歷經反覆多年的情緒起落,
阿德確信,低迷的情緒還會再來,
但一段時間後,也必會離開。
因此,他建立出一套自己的方式,
能夠與不時來襲的憂鬱共處,
像是情緒狀況好時,他就極力把握時間,
做自己必須完成和想做的事;
落入情緒低點時,就投入最愛的繪畫和書寫,
讓自己忘我地沉浸在創作的過程中,
或催眠自己「我今天都沒事了」。
在墜入憂鬱期間,幫自己築起一道暫時的牆,
隔離低迷的情緒,防止自己無止境地陷下去。
往內探索,拆解自我的情緒地雷
許多有經驗的憂鬱症病友都認為,
懂得察覺自己在情緒漩渦裡,
及時喊停、轉移注意力,是暫時治標的好方法;
但能進一步探索自己、瞭解自己的情緒祕密,
則更接近治本。
生活調適愛心會台中分會會長賴秀慧,
先前長年鬱鬱寡歡,
醫師診斷是長期的慢性憂鬱症伴隨焦慮。
後來,她在探索自己的過程中,
逐步發現自己抑鬱的心結源自何處。
原先,生活中能觸動她情緒的因子多如牛毛,
她形容:「一陣涼風、一場雨、一朵小花、一條小巷、
一抹斜陽……都會觸痛我,讓我想要掉淚。」
漸漸地,她發現這些觸動她的時刻與情境,
都帶有一種特殊的氛圍,
在內心底層重演兒時孤單的淒涼情境。
再逐步探去,
兒時的經歷總成了她日後在人際關係中的包袱,
也讓她在面對各種新壓力時,不自覺地疊上舊日陰影;
於是,每每在新事件中重溫舊痛,
承載了多出數倍的情緒,而埋下憂鬱的種籽。
蘇禾也有類似的經驗。
在一次過度的情緒反應中,
他驚覺過往生命歷程中的傷口,
竟能讓他盲目地把新愁當作舊恨似地引發情緒。
於是,追探走過的生命經歷,
從中瞭解哪些情緒陷阱總是困住自己,
不僅能幫助自己面對新的經驗時,
能夠適度地與舊日情境切割,
也能在整理自己的生命故事時,
慢慢和往日傷痛達成和解,降低情緒失控的機率。
「未曾受訓的心靈,只能看得到過去」與過去和解,
是蘇禾不讓憂鬱症復發的不二法門之一。
憂鬱症是一趟特殊旅程,在這段旅程中,
憂鬱病友們與自我情緒緊密相依、糾葛,
但也因此,讓自己有機會
從另一個角度看見自己、
認識自己的情緒需求與極限,
並摸索出一套照護自己、鍛鍊自己的方式。
人的一生皆與情緒相伴,
如何和自我情緒發展出一段合諧的關係,
是每個人都需要投注、經營的課題。
尤其,人生難免有風有雨,
生命中難料會遇上哪個超級風暴,
引發情緒的災難。
或許學著像蘇禾一樣,
為自己的內在心靈和情緒,準備一個「急救包」,
就算都沒用上,
拿來提醒自己隨時關照情緒的「動態」,
也是不錯的。
《 張 老師月刊》2011年4月號
|
|
|
|
s221253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