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洪蘭


中國人很忌諱跟孩子談「生死」
就像我們很會鼓勵孩子去追求他想要的東西
卻不知該如何安慰他的失敗或挫折。


其實,父母不需擔心孩子太小聽不懂,
只要是真話,孩子以後慢慢會懂;
但是經常有意無意去騙孩子,
他以後就不再相信你。


有位讀者來信說,他家有一隻十幾年的看門狗。
有一天這隻狗老死了,他覺得這很正常,
便要兒子用垃圾袋把牠裝起來,拿到後院去埋。


沒想到兒子大哭說:「下次你死了,
我也用垃圾袋把你裝起來,拿到後院去埋!」
他聽了很生氣,便打了兒子一巴掌。


兩年過去了,
兒子現在已上國中,還是不跟他說話。
他問:「我錯了嗎?
小孩子懂得生死嗎?有方法可以補救嗎?」


中國人很忌諱跟孩子談生死,
我們很會鼓勵孩子去追求他想要的東西,
卻不知該如何安慰他的失敗或挫折。


當孩子放學回家哭著說班上有人欺負他時,
我們通常是給他糖吃,
安慰他不要哭、不要理壞人。
我們忽略了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方式,
因為孩子明天上學又要面對同樣的情境,
而這個安慰是暫時的麻藥,問題並沒有消失。
最好的方法是教他應對的策略,把威脅化解。


父母可以在家中沙盤演練一番,做給孩子看,
甚至接送他上學幾天,
讓他知道有爸媽做後盾不要怕。
但無論如何,父母不能站在別人那邊,
罵自己小孩沒有用:
「為什麼他不去欺負別人,專來欺負你?」
更不能像這位父親一樣,
在孩子最需要他支持的時候,賞他一巴掌,
把孩子的心扉關起來了。


生跟死是人生的兩個端點,
我們對生充滿了喜悅,對死亡卻無限恐懼。
葬禮的莊嚴其實是為了生者,
因為死者已矣,他已經沒有感覺了。
但是生者長戚戚,葬禮是安慰生者的儀式:
他走得很有尊嚴,他這一生沒有白過。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生命終點的儀式,
一種宣告哀傷到此結束,
各人回家去繼續過日子。


死亡所留在心中的洞,其實不會因此復原,
人必須靠智慧走出悲傷,
而這個智慧是可以教的。


父母不需擔心孩子太小聽不懂,
只要是真話,孩子以後慢慢會懂;
但是經常有意無意去騙孩子,
他以後就不再相信你。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規則,
人力不能挽回,對不能操之在己的事不要強求。


人生本來就沒有十全十美,
人會老,花會落,月會缺,
但是要不要受苦卻是自己可以選擇的。


任何事取決於心態,
我們的情緒來自我們對這個事件的看法,
伊蓮娜.羅斯福有一句話:
「未經你同意,別人不能看輕你。」


沒有人可以使你不快樂,
只有你能使你自己不快樂。


既然生老病死不可避免,
我們儘量在活的時候孝敬父母、友愛兄弟、
善待朋友、愛護動物,做到無憾。


如果大限已到,接受它,
因為選擇權已不在我們的手上。


如果那時父親能多用點心抱著孩子說:
「狗老了會死,
但牠在我們家有很好的生活,我們都很愛牠。
現在你去找些材料,我們來替牠做個棺材,
就把牠埋在後院,
讓牠還是像以前一樣的陪伴你。」


這些遺憾可能就不會發生。
孩子要的不多,適時的關心而已。


《親子天下》2012年11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22125354 的頭像
    s22125354

    芝芝的部落格

    s221253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