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父愛對男嬰行為發展 非常重要

作者: 劉運 | 台灣醒報 – 2012年7月19日 下午4:53





【台灣醒報記者劉運綜合報導】科學家發現,在出生後3個月內,男嬰如果沒有與父親有良好的互動關係,在未來的成年生活比較可能會出現心理及健康的問題。英國劍橋大學的心理學家指出,如果父親在與小男生互動時,比較不熱衷、比較冷漠,或常陷於自己的思緒中,孩子在1歲時比較會有行為上的問題。


領導研究的英國劍橋大學保羅瑞成德尼博士說,大部份的研究都是在探討母親對嬰孩行為及發展的影響,但父親其實同樣也扮演重要的角色。他指出,父愛對所有小孩都很重要,但對男生來說格外重要;而幼年時期若有行為問題,成年時通常會發展為更難克服的健康及心理問題。


科學家指出,如果父親沒有在兒子出生後的3個月內與其建立良好互動關係,孩子一生恐怕都會有行為上的問題。相對的,如果父親在小男孩剛出生後,與其有良性的親子互動,小男孩在1歲時會更快樂、更鎮靜,且未來的身心發展將更健康。這個研究最近發表在《兒童心理學及精神病學》期刊。


瑞成德尼博士說:「我們發現如果父親與孩子的互動熱切,孩子比較不會有行為上的問題。如果父親表現得比較冷淡、常陷於自己的思緒中、或比較少與孩子互動,孩子未來比較會有行為上的問題。」研究人員指出,研究結果意謂:男生在年幼時比較容易受到父親影響。


鄭醫師補充:


這篇研究可以督促父親對男嬰的付出,尤其是剛出生時更重要,互動不足會影響男嬰長大的行為與身心健康。不過換個角度來看,不喜歡和小孩互動的父親,也許潛在就有一些身心狀況,例如許多被診斷有高功能自閉症,也就是亞斯伯格症的青少男,媽媽也會發現孩子的父親其實也很像,希望日後有相關研究可以來滲入探討這部分的影響是否存在。


上述研究的引用來源:


Paul G Ramchandani, Jill Domoney, Vaheshta Sethna, Lamprini Psychogiou, Haido Vlachos, Lynne Murray. Do early father-infant interactions predict the onset of externalising behaviours in young children? Findings from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2012; DOI: 10.1111/j.1469-7610.2012.02583.x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22125354 的頭像
    s22125354

    芝芝的部落格

    s221253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