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糾葛
最近我的一個朋友離婚了,無論如何這也是個讓人傷感的事情。
這些天她在家調養身體,我上網時如果遇到她,如果她想和我說話,我就會和她聊幾句。
如果她不說話,就讓她自己靜靜的呆著,不去打擾她。
上午,她給我發過來一段話,是李碧華的。“女人情場中受傷。
她的朋友道:“早就叫你放聰明點!”聽來似是當頭棒喝——其實,在情場中,是沒有聰明和不聰明之分的,更加不能一早便知“放聰明點”。
太聰明的人不適合戀愛,甚至沒有資格,因為墮落愛河通常都是笨笨的。
失明失聰失憶失控失心瘋……要到摔了一跤,才不那麽笨——
我說:還是少看些這類東西。
她問:為什麽?
我說:別糾葛!
我知道她這幾年過得並不好,她的婚姻其實早就有了問題,矛盾的暴發只不過是時機的早晚而已,因為心情一直不好,她的身體也出了麻煩。
我問她,離婚,是你想好了的吧?
她說:是。
我說:那就別在執著於婚姻裏的對與錯,很多問題你早已有了答案,再想也是如此。
她說:我不是留戀他。我只是愛這個家,愛一份平靜的生活。
我說:家還在。生活還在。平靜不平靜,在於你的內心,不是外在的東西能夠決定的。
和朋友們的聊天,讓我想到了想起梁漱溟說過的一句話:“人這一生總要解決三個關系,而且是順序不能顛倒的。
先要解決人和物之間的關系,然後要解決人和人之間的關系,最後一定要解決人和內心之間的關系。”
離婚了,因為她丈夫是過錯方,凈身出戶,房子車子和孩子都留給了她,同時離婚也解決了她和丈夫幾年來不和諧不順暢,相互傷害的夫妻關系,而最後需要解決的便是她和自己內心的關系。
即反復的權衡,反復的取捨,反復的回憶,反復的與往事糾纏與糾葛。
一次次面對自己的傷痕,執著於婚姻裏的對與錯。
她現在就是處在這個階段——看清了,卻走不出來。而最後的回歸還是要回到自己。
所以我曾經說過,離婚看上去是個法律程序,而實際上是個心理過程。
女人,不論婚姻曾經怎樣的傷過她,畢竟是十幾年的夫妻,畢竟曾經是她生命的一部分。
首先,她要面臨分離的痛楚,要面對生活習慣的改變,而習慣是人的第二個上帝;接下來她還要面對獨自生活的心理壓力和不安全感。
所以她的不安是必然的。那麽既然不安是客觀存在,那麽就應該放任自己糾葛嗎?既然女人是感性的,那麽就有了放任自己的理由嗎?
其實不是。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生活現狀負責。每個人也都應該對自己的情緒負責。
告訴自己,面對不幸的事,內心糾結是難免的,不必急於消除它,也不必過於關註它,有時你要像面對一個任性胡鬧的孩子,必要時安撫它一下,但不和它糾纏,讓你的心靈漸漸平靜平淡下來,讓自己在平靜與反思中獲得成長。
那天,我也把在網上看到的一段話發給了她。
勿入“離婚後的陷阱”
1、飲鴆止渴。離婚後孤寂難耐之時,最容飲鴆止渴。
傷心者最容易吸引“饑渴的撫慰者”。他們也是缺乏愛的能力的人,為了得到愛,他們用以自我為中心的方式去愛別人,然後渴望得到對方雙倍的償還。
與這樣的人交往就如同飲鴆止渴。
2、墜入“離婚後的陷阱”
別太快的進入另一個愛情關系。上次婚姻中失敗的經驗沒有總結,在下一次的感情關系裏,同樣的東西還會再導致另一次失敗。
3、成長
如同嬰兒一樣,離婚後的成長也是一個從依賴到獨立的過程。
在成長過程中註定要經歷痛苦和掙紮。在離婚這樣重大的危機事件中,也正是一個解決殘存心理問題、重建健全人格、發展健康自我的機遇。
離婚後心理的康復期需要2到5年的時間,利用這段時間重建心靈,學習做一個快樂的單身,你所散發的魅力,會讓緣分不期而至。
是的,失敗並不可怕,重要的是成長。
人生是一門學問。你不能總是交出不合格的答案。
分手
聽見有人說起關於你的消息 忍不住多問一句
他們說事情過了這麼久 到現在居然我還掛念你
我又何嘗願意面對這種問題 若不是身不由己
離開後的你應該也明瞭 這代價我們誰都付不起
如果說分手如此容易 總有人來人去 我又為何哭泣傷心
而姻緣本是註定 聚散各有道理 遲早總是該死心
如果說分手如此容易 看著人來人去 我又為何觸景傷情
若是我動了真情 忘不了你 是否你仍舊願意回心轉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