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金山加州大學精神科副教授楊錦波

傅先生於暑假期間,


舉家到外地出遊,暢遊名勝古蹟。


兒子甫足十歲 ,喜歡調皮搗蛋,


時與妹妹評比較量,頻而伺機調侃戲弄。


妹妹不甘勢弱,兩人鬥嘴吵架,一路爭吵不休。


在汽車後座,兒子老是違規逾界,


或者搶她玩具,或者指點揶揄。


在下榻旅店,妹妹坐在沙發小憩,


兒子後來居上,強行搶奪地盤。


妹妹告狀之聲連連:「爸爸!哥哥推了我一把!」


「哥哥說我是笨蛋!」 傅 先生屢次調解勸告,


但是效果不彰。


您瞧,他又來了!在博物館裡,


妹妹正讀著展示說明牌,他從身後健步趕上,


把妹妹擠到旁邊,自己獨占展示牌。


妹妹立即反擊,使勁將他排擠,重新爭回上風,


兩人推推拉拉,互不相讓。


傅 先生不勝其煩,嚴厲警告他說:


「你最好自我檢點,否則你就要遭到懲罰了!」


兒子略有收斂,戰火得以稍歇。


然而好景不常,片刻之後,爭端又起。


在瞭望台上,兄妹兩人爭先恐後,競相使用出租望遠鏡。


就在你來我往的爭奪之下,妹妹一不小心,


指頭被鏡筒關節夾到,痛得哇哇大哭起來。


先生氣憤不過,怒聲斥責兒子:


「叫你不要再與妹妹相爭,你老是講不聽!


看看你做了什麼好事!」


他心急如焚,急忙檢視女兒,還好傷勢並無大礙。


他氣未盡消,再次告誡兒子:


「你要小心了!如果我說的話你不聽,


待會你要求買東西我也不會聽!」


報應時間終於到來。夏季天候炎熱乾燥,


就在午餐休息時候,兩小吵著要買冰淇淋。


  傅 先生表情嚴肅:「我不是說過嗎?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們兩人吵鬧不休,


怎能期望爸爸善待你們?」


兄妹兩人用盡心思,道歉認錯保證,試圖說服父親,


然而 傅 先生一無所動。兄妹同感失望,心懷掃興離去。


先生於心不忍,不再堅持初衷。


他抱抱兄妹兩人,以慈祥的口吻說:


「好了!好了!爸爸原諒你們這次,


你們待會好好表現!」兩人破涕為笑,


兄妹重新修好,沿途不再爭吵。


同質相吸,物以類聚的例子隨處可見:


它發生在自然生態圈;也發生在人群社會裡;


它表現在我們的心理與身體層面,


也應驗在個人行為的因果報應上。


傅小弟對妹妹負面的態度,


反映在他負面的舉止上,


引發了妹妹負面的言行反應,


導致她意外受傷的負面後果,


更激發他父母對他的負面待遇。


這一連串的連鎖反應,


有如滾雪球一般的越滾越大。


他不但傷到妹妹,自己也遭受懲處,


可謂禍不單行。


人們的負面情緒會相互傳染,


正面的情緒也具潛移默化的功效。


先生從憤怒的情緒當中懸崖勒馬,


以同理原諒的態度化解了家人的負面互動;


以身作則的為小孩提供了機會教育,


可說是好事成雙。


您是否覺得生活種種不盡順利?


是否負面的事件接踵而至?


您是否可以在危機中看到轉機;


從正面的角度來看待事件;


用諒解的態度來對待他人;


以關愛的心情來接納自己;


以稱讚代替責罵;


以感激代替抱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22125354 的頭像
    s22125354

    芝芝的部落格

    s221253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