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


孩子的生活觀點、思想品德、情感意志、興趣愛好,以及個性特徵,


大多是在父母的教育和家庭氣氛薰陶下逐漸形成的。



然而,“父母可以代替孩子做事,但是代替不了孩子成長。”


因此,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做“陶瓷藝人”,


不要想讓孩子成什麼器形就捏成什麼樣子,不要想讓孩子有什麼顏色就噴塗什麼顏色。


父母應該學做“根雕家”,根雕家的藝術原則是發現並尊重根形的特點,


經過藝術加工,使其特點更為突出,更為生動,最後成為精品。



父母和孩子溝通時要把尊重放在首位,


如果僅用自己的方式和孩子溝通,不考慮孩子的想法,這樣的溝通一定會失敗。



一位美國學者訪問了多個國家,


一萬名經濟條件不同的家庭的兒童,而孩子們對家長“最大的心願與要求”竟然驚人相似。


他們對吃、穿、玩、用不很在意,而普遍重視家庭氣氛和精神生活,


他們都希望父母不吵架、不失信;希望父母能尊重孩子;希望父母能少發脾氣,多些微笑。



~什麼是兒童應有的良好習慣~


勇於表現自己,生活有序,待人有禮貌,喜歡交往,做事遵守規則,


敢提問題,敢於發表見解,喜歡新事物。



~什麼是兒童常見的不良習慣~


喜歡依賴別人,任性,做事經常以自我為中心,害怕承擔責任,


在交往中容易傷害別人,不愛勞動,學習不刻苦,在消費中盲目比較和炫耀。



~家長如何運用獎懲措施把孩子的好習慣固定下來~


誇獎孩子有兩個基本目的:


一是針對孩子具體的好行為進行誇獎,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和生活習慣;


二是鼓勵孩子產生效仿的意願,把好的想法轉化為好的行動。



讚美的語句要真實,儘可能將高興的情意流露於話語之中,避免內容貧乏而又誇張的讚美。


很多家長喜歡用“很棒、很乖、很好、真聰明”之類的詞語去讚賞孩子,


但是這些詞語都是抽象的,本身的意義只能反應家長的一些主觀標準,


到底怎樣的行為才能得到這樣的讚賞,孩子無法清晰地領悟到。



表揚要具體,使孩子知道哪兒做的對,為什麼,他便會越做越好。


要注意表揚做事的過程,而不僅僅表揚結果。


比如:“媽媽覺得你畫的這幅圖畫能在幼兒園展覽,


是因為你畫畫前認真觀察了,畫的很專心,顏色搭配的好,


而且塗色時是先塗的周邊,再塗的裏面,所以畫看起來很乾淨,很漂亮。”



強調做事的方法和過程比成績更重要,


家長應不斷表示“只要有努力的過程,成績倒不十分重要”的看法,


這樣會令孩子慢慢建立注重過程的態度。


經常這樣表揚孩子,如果他失敗了,


便會去找過程錯在哪裏,如何改正,通過積累,成績自然會更好。



如果僅僅表揚結果,比如:“今天畫的畫展覽了,真聰明!明天好好畫,爭取再展覽。”


如果明天的畫沒有展覽,孩子可能會失望、沮喪,認為自己不聰明,自信心受到打擊。


即便畫又展覽了,孩子的喜悅可能只是注重展覽帶來的榮耀和媽媽的誇獎,


而不是採用了好方法,不是努力的過程。



極端情況下,有些孩子還可能養成走捷徑的行為模式,


甚至採用不老實的方法,但求成果,追求稱讚。


這種性格的孩子長大後沒有務實的行事作風,


只求表面,不能吃苦,沒有耐性,對事不肯深入研究。



父母在語言讚美的同時,如果再輔以動作,會更容易打動孩子,效果會更好。


摸摸頭、拍拍肩,會讓孩子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父母對他的讚賞;


一個擁抱會使孩子心中充滿幸福。



此外,還應注重精神獎勵,不要總用物質刺激。


因為有些孩子可能只追求物質的獲得,而不是掌握了好方法,獲得了什麼技能。


而且給孩子東西太多會使其產生“獲得就是幸福的源泉”,應適當限制物質佔有欲。


讓孩子逐漸懂得,人生的快樂不能與物質財富的佔有劃等號。



教育孩子不能只有表揚,還應適當運用批評和懲罰。


過分表揚會使孩子養成聽不進批評的壞習慣,但批評時一定注意方式方法。


家長要批評孩子做事過程中的錯誤;對事不對人,不全盤否定。


不切實際的批評,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又失去批評的效果,長此以往,還會和孩子形成對立。



批評時要注意維護孩子的社會形象,


小孩子也有很強的自尊心,所以批評時要注意場合,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避免把孩子趕入心理的“死胡同”,對自己喪失信心,否則就沒有獨立闖蕩的勇氣。



~在育兒過程中父親扮演什麼角色~


家庭是孩子學習角色觀念、形成角色取向、模仿角色行為的重要場所,


是一個人性別社會化的第一源泉。孩子最初是在家庭中模仿父母,進而模仿其他男女角色。



父親提供一種男人的基本模式,


男孩往往把父親看做,將來發展自己的男性特徵最現實的“楷模”;


女孩則從觀察父親如何對待母親的過程中,了解男人應該如何對待女人,


這對女孩成人以後的性別行為和婚姻關係,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反,如果缺乏父愛,男孩容易變得軟弱、缺乏獨立性、自主性,


甚至出現女性化的傾向,適應環境的應變能力差,長大以後難以成功地為人夫和為人父;


而女孩到了青春期則常常表現出焦慮、羞怯、無所適從,甚至日後出現婚姻危機。



由此可見,父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有些人認為教育孩子是女人的事情,


也有些父親工作忙,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很少,更談不上教育。


請父親們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用父愛支撐孩子的成長。



~怎樣培養孩子的愛心~


父母在愛孩子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不僅要獲得愛,也要用愛來回報父母。


有些孩子認為父母的愛是天經地義的,他們一邊不停地索取,一邊毫不珍惜的拋棄。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因為不能體會愛而與幸福失之交臂。



父母可以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培養孩子的愛心。


如果孩子冷,給他添衣服時,父母不妨讓他問問奶奶冷不冷,給奶奶加件衣服;


口渴喝水時,問問媽媽渴不渴,給媽媽送杯水。


如果父母希望孩子有一個幸福的人生,不妨記住這句話,


“教會孩子愛父母,他才會愛自己,愛他人,也才會被別人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22125354 的頭像
    s22125354

    芝芝的部落格

    s2212535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